兩年前幾乎完成的一本書,談「街區經濟」——糟糕我自己都忘記書名了,因為拖太久,常被簽好約的出版社總編輯學姐唸。
今年世界變化很大,決定不能再用承平時期的觀念框架和書名。要重新架構,所以大概會是「疫後時期的創業創生與街區經濟」吧。
其實還有另外一本書也簽了約還沒交稿,內容是我十二年來在大稻埕發現的很多重逢的故事。書名應該就是「重逢之地大稻埕」。
另外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寫作和出版計劃,談台灣的國家論述和文化運動,也就是「獨特國家」、「大島方舟」和「再現代化」。
內容特殊之外,出版也有特殊之處,在於有機會和法國學者朋友合作,同時出版法文版。這件事要非常快,必須在四週內有初稿。
再來還要和圖文繪本作家朋友合作,創作一個故事,是關於一對小兄妹養了一隻隱形的大狗的故事。大概半年後進行。
其實還有和另一位畫家想要做的另一個繪本,是關於一群貓組成一個劇團的故事。這構想也拖了兩年。很想來完成。
在十月的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完成之後,必須加快腳步在今年底把很多該做的事做到一個程度。明年還有更多要做的創作。創業更是要再成長。
大稻埕國際藝術節今年是第六屆,藝術節累積很多精彩內容,也有出版計劃。也是簽了約,出版社一直在催了。一定要趕快才行。
寫在這裡給自己多一點壓力。